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免费订阅币圈VIP付费社群聚合。
Note: 本期内参共约5500余字,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宏观经济,披萨日,没有过热,空头不死,稳定币条例,驳回起诉,稳定币立法,持仓分享,机构推动,等。
周四,BTC怒发冲冠,冲破年初1月份前期高点109.8k,站上110k,正式踏入“无人区”。大饼「再一次创造那个它在过去16年以来多次创造的“神话”:在此之前所有买入并持有至今的,无一亏损。」usdt 7.22, usd/cnh 7.195。美元指数跌至99.55一线。长短美债利率飙升,10年期美债利率升至4.6%,30年期美债升破5.1%。10年期中债仍在1.674%低位。黄金延续反弹,升至$3334附近。
美联储对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加之穆迪因债务水平上升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剥夺了该国最后一家主要国际机构的最高评级,美元持续承压。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重大税改方案即将面临的关键投票,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信心。美元走软令国际买家更能负担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美债拍卖遇阻亦推动资本从美元资产逃往BTC。
美国财政部于今日凌晨 1 时拍卖 160 亿美元的 20 年期国债,或由于缺乏竞标者,最终 2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 5.104%,为 2023 年 1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最终公布值为 5.047%。这是自上周五穆迪成为第三家、也是最后一家将美国从最高 AAA 信用评级下调的主要评级机构以来,首次进行长期限国债的拍卖。
交易员正密切关注七国集团财长峰会,以研判美国政府是否会容忍美元走弱。近日有报道称日韩官员将与美国举行货币会谈,加剧了市场对美元可能贬值的猜测。与此同时,美国财政担忧日益加剧。美总统一直敦促国会共和党人团结支持全面减税法案,但迄今未能说服可能阻挠立法程序的关键反对者。上周五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这给美元带来额外压力。
…
[1] 原来今天刚好是BTC的纪念日披萨日(pizza day)15周年。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披萨日是BTC第一笔商业交易发生的日子。2010 年 5 月 22 日,来自佛罗里达州的程序员 Laszlo Hanyecz 用 10,000 枚BTC买了两个棒约翰披萨,当时价值约 40 美元。15 年后,这笔BTC价值已增至近 11 亿美元。而上市公司棒约翰披萨的股票市值当前仅为 16.55 亿美元。
记得后来有好事之人还去采访Laszlo。哥们表示“不后悔”。
不后悔可能是真的。一,还有很多BTC在手;二,1万BTC买个青史留名,值!
…
[2] 分析师@AxelAdlerJr发帖:「每当价格快速上涨推动大量代币由亏损转为盈利时,UTXO盈亏比的30日移动均线(SMA)便会突破200关口。这种飙升幅度越大,市场就越接近过热和/或派发阶段。
目前该指标值为99,尚未发出过热信号。若其SMA持续突破200,则明确预示着新一轮市场狂热即将到来。换言之,尽管价格仍可能再创新高,但盈亏比指标的”易得燃料”已近耗尽,需要更强劲的上涨动能或大幅价格波动才能重启升势。正如我昨日所言,本轮周期的第三次压缩恰如弹簧,终将推动该指标突破200进入过热区间。」
难道没有发现,这个指标值越来越大(2017年大概只有300,2021年到了600,2025年初飙到1000),但是对应价格的涨幅却越来越小吗?
“即将到来”这个语言就有问题。理论是,指标是滞后价格的。即将到来这种说法似乎在暗示指标的领先性。这是错误的思想。
…
[3] 链上监测显示,有家机构在扛单做空,10x空BTC(浮亏近600万刀),10x空ETH(浮亏200多万刀),10x空SOL(浮盈超100万刀)。
看起来空头不死,拉盘不止呀。
…
[4]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发帖:「今天(注:2025.5.21)是全球Web3发展的里程碑,也是香港成为国际Web3中心的重要一步。很荣幸和大家分享今天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已经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相信在今年底前各大机构可以在香港向金融管理局申请成为合规稳定币发行商。香港稳定币是以法定货币为底层资产,我们欢迎全球有意发行稳定币的企业和机构来港申请,我也愿意为大家穿针引线,一起以香港为中心推动亚洲以至全球发展。」
法案要点:
- 发牌制度
- 任何在香港发行法定货币稳定币(包括锚定港元或其他法币)或向香港公众推广相关业务,均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 境外发行的稳定币若宣称锚定港元价值,同样需受监管。
- 监管要求
- 储备管理:发行人须确保储备资产市值始终不低于稳定币流通面值,并建立稳健的稳定机制和资产隔离安排。
- 赎回保障:持牌人须按面值处理赎回请求,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或费用。
- 合规要求:包括反洗钱(AML)、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审计及“适当人选”审查(如最低缴足股本2500万港元)。
- 销售限制
- 仅持牌发行人、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认可金融机构等可向公众销售合规稳定币。
- 禁止非持牌机构推广或销售稳定币,违者可面临最高500万港元罚款及7年监禁。
- 过渡安排
- 条例预计2025年内生效,设过渡期供业界申请牌照并调整业务。
- 金融管理局将逐步细化监管细则并开展咨询。
- 监管目标
- 遵循“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合规数码资产生态发展。
该法案是全球首个对稳定币实施穿透式监管的框架,尤其关注港元锚定声明,延伸了跨境管辖权。
在想,稳定币赛道是否可以出现一种更开放的产品?
稳定币必须由一个中心化信用实体来完成链下资产储备和流动性管理,这个是无法打破的。可以突破的地方在于,以往的发行过于封闭,通常是由发行实体决定在那条链、那个CEX上发行。这就还需要大量的商务合作才能实现。
而对于流动载体,尤其是链而言,如果坚持去中心化运营的原则,那么就不会有一个所谓中心化主体来和稳定币发行人进行所谓商务合作。因此,可以说,目前有稳定币流动的链,除了发行人单方面选择的充分开放的链(比如BTC、ETH链),就必然是链有中心化实控人存在,不是去中心化的。
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维一下,稳定币发行这一端更开放一些,允许任何链的社区成员简单提交接入信息,就可以把该稳定币扩展到这条链,而基本遵循无许可、零门槛的准入原则?
这样在以后千链万链的时代,这种开放型稳定币将有可能会成为最受创新者欢迎的产品。毕竟,一个新链刚起步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上面缺乏一个稳定币,不是么?
开放性稳定币,就称之为XXX 0pen,比如挂钩美元的就叫USD0pen,简称USD0(用base58的0代替O,防止混淆)。
过去一两个月玩unichain LP,发现了USDT0,可能和这个接近,但是感觉开放度还不够。
根据最新的公开信息,新的区块链要接入 USDT0 需要经过 Tether 的审核和官方部署,并非完全无门槛。
官方主导部署:USDT0 的扩展由 Tether 官方主导,目前仅在 7 条链(如 Optimism、Unichain、Ink、Ethereum 等)上原生支持。新链需通过 Tether 的技术与合规评估,确保符合其跨链标准和安全性要求。
技术门槛:需集成 LayerZero 的 OFT 标准,实现智能合约级别的跨链互操作性。例如,通过锁定原生链 USDT 并铸造等量 USDT0,需与 Tether 的储备金管理系统兼容。
流动性门槛:Tether 倾向于优先部署在已有高流动性的链上(如 Optimism 超级链生态),以保障 USDT0 的初始流动性。
机构合作:部分链(如 Kraken 的 Ink)因机构级流动性需求被选中,说明生态合作方的影响力也是考量因素。
…
[5] theblock报道:bancor起诉Uniswap Labs专利侵权后续:Uniswap DEX背后的公司Uniswap Labs驳回了Bancor在纽约南区法院提起的侵权诉讼,称其是在美国加密和DeFi监管环境不断演变之际“博取关注”的行为。
Uniswap Labs作为被告方,本身并无直接“驳回”诉讼的法定权力,但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申请法院驳回诉讼。Uniswap Labs对Bancor专利侵权诉讼的回应及可能的驳回依据如下:
一、法律程序中的驳回机制
根据美国法律,被告方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请驳回诉讼:
起诉要件不合法:若原告(Bancor)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如缺乏明确证据、管辖权错误等),被告可申请驳回。Uniswap Labs称Bancor的指控“毫无法律依据”,可能基于此策略。
专利有效性争议:Uniswap Labs主张其协议代码已开源多年,且CPAMM技术属于公共领域,可能质疑Bancor专利的覆盖范围或有效性。
二、Uniswap的辩护立场
开源与专利冲突:Uniswap Labs强调其协议的开源性,认为Bancor的诉讼违背DeFi开源精神,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压制竞争。
先例支持:2025年5月纽约南区法院曾驳回针对Uniswap的另一诉讼,裁定开源协议开发者不应对第三方行为担责,可能为本案提供判例参考。
三、法院的最终决定权
驳回诉讼的最终权力属于法院。Uniswap Labs需通过法律团队证明Bancor的诉讼存在程序或实体缺陷(如专利不适用、起诉缺乏依据),法院才会裁定驳回。
Uniswap Labs的“驳回”实质是法律抗辩行为,其权力限于依法提出驳回申请,而非单方面终止诉讼。
…
[6] theblock报道:美国参议院周一投票推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稳定币立法,Bitwise 首席投资官 Matt Hougan 表示,此举可能为未来持续多年的加密资产牛市铺平道路。他将这一进展比喻为华尔街与加密行业的联姻。
参议员以 66 票对 32 票的结果,通过推进《GENIUS 法案》。不过,在程序性投票之后,立法者仍需对潜在修正案进行表决,随后才能对法案本身进行最终投票。
有人说美元稳定币是个阳谋。堂而皇之地把过去美联储“垄断”的美债接盘权力给分散掉了。以后稳定币大量发行,都用美债作为底层资产,帮助消化了美债,为加密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还解除了美联储的权力,真是一举三得啊。
看起来是稳定币法案,其实是美元印钞权的争夺战吧!
如此再回看第4条HK的稳定币法案,就觉得更有意思了。以后这美元印钞权是不是咱们也能分一杯羹了?因为,谁有美债储备,谁就可以印钞(发行美元稳定币)啊!哈哈哈~
这也才想通了为啥去年底懂王就在加密大会上宣称,永远不会允许CBDC在美国出现。因为美和咱们体制不同,CBDC会强化美联储的权力,而美政府和美联储是两个裤腿。
…
[7] Bi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分享:其家族办公室 Maelstrom 的加密资产组合主要由两大市值龙头主导,基金配置约 60% BTC、20% 以太坊,其余是大量山寨币、代币投资之类的东西。非加密资产部分只有实物黄金、金矿股和国债,仅此而已。
他认为:BTC从现在到夏季末会先冲击 15-20 万美元区间,经历深度回调后,2026 年底前有望触及 25 万美元。以太坊若能年底站上 5000 美元就算达标,这将重振市场信心,最终牛市周期或能达 1-2 万美元。但 ETH 要达到 5000 美元还需艰难爬坡。
看了,觉得他居然认为2026年还是延续牛市?又永恒牛市了?
另外,他对以太坊是明显信心不足啊。
他还说:山寨币季必然会到来,但暴涨的可能不会是估值虚高、FDV 巨大但流通量稀少、没有真实用户的垃圾代币。市场总会涌现新叙事,DEX 上会出现新的炒作标的。
想:年初就冲过新高的山寨,估计后继要乏力了吧?
为啥乏力?想一想庄家靠BTC新高赋能的理论。年初如果大量卖掉了BTC,钱都拿来拉盘了,后面BTC再新高,手里没BTC了,拉盘的钱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恐怕就乏力了不是?
…
[8] theblock报道:分析师 Min Jung 指出,此次上涨主要由 Strategy、Metaplanet 和 Twenty One Capital 等公司的资金积累推动,表明本轮牛市更多由机构和长期资本而非散户投机驱动。
另外,该机构维持其在 2024 年末发布的 2025 年 21 万美元的BTC价格目标。
所以我们看到了,BTC新高了,社群里没有太多欢呼声,甚至很多人表示手里并没有大饼,只能干瞪眼看着,等山寨的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