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想省手续费参考社群手续费返佣服务。
Note: 本期内参共约5000字,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宏观经济,低波动率,资金枯竭,再创新高,集体诉讼,囤积新高,代币化股票争议,超级链集群,企业储备风险,加密腐败,鲸鱼减持,等。
周五,BTC继续尝试向上挑战110k,暂守109k。usdt 7.13, usd/cnh 7.16。美元指数暂于97下方企稳。黄金于$3340震荡盘整。
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25年7月3日通过“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该法案将于202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该法案的通过预计未来十年美国的赤字将增加逾3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特朗普表示,他将于周五开始向各国发送信函,具体说明它们对美国出口商品将面临的关税税率,这与早先承诺的单独谈判协议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转变,或可能延长7月9日对目标国家的最后期限,这为市场提供了额外的支持。
不过,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意外强劲。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4.7万个,超过预期,高于5月的14.4万个,也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1万个。与此同时,失业率出人意料地降至4.1%,而此前的预测是升至4.3%。这增强了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理由。
中国方面,财新中国综合PMI重回扩张区间,达到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活动重新增长,帮助抵消了服务业放缓至九个月低点的影响。本周早些时候的官方PMI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但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而非制造业PMI在中国持续刺激内需和支持低迷经济的努力下录得小幅增长。市场目前关注下周将公布的关键经济数据,尤其是通胀和贸易数据。
[1] 分析师@i_am_jacks发帖称:BTC波动率创下2023年以来的新低。这个水平在过去16年历史上仅出现过7次。可谓历史罕见。
注意到,2018年底那次,随后就突然坠下悬崖;2019年初,则是跟随者随后的主升浪;2020年底,随后是2021牛市的主升浪;2023年初和年中的两次,随后都是大趋势的向上。过往的牛市高位时,还没有出现过现在这种奇怪的现象:价格在历史高位盘旋,波动率却特别低,低的像熊市的冰点。后市如何,值得关注。
[2]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发文说:大而美法案通过后,美元流动性创造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停滞。牛市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打断。
他的逻辑还是紧盯财政部的TGA以及美联储的蓄水池RRP:自 1 月 1 日起,财政部继续主要通过提取其支票账户——财政部普通账户(TGA)的资金来为政府提供资金。截至 6 月 25 日,TGA 余额为 3640 亿美元。根据财政部在其最新季度再融资公告中的指导意见,如果今天提高债务上限,TGA 余额将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至 8500 亿美元。这将导致 4860 亿美元的美元流动性收缩。唯一可能缓解负面冲击的主要美元流动性项目是资金从 RRP 账户(目前为 4610 亿美元)中流出。
解释一下:法案会让美政府短时间内开支大幅升高,这只能通过TGA来提供预算,不够的部分就必须发债,发债就要从市场中吸收资金,这就会造成市场中美元流动性的短暂枯竭。
他补充说:从现在到 8 月份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美联储会议上发表讲话期间,市场将横盘整理至略低。如果 TGA 补充被证明对美元流动性不利,那么下行空间在 90,000 美元到 95,000 美元之间。如果补充被证明毫无意义,BTC将在 100,000 美元左右徘徊,而不会突破 112,000 美元的历史高点。
不过他认为这种紧缩只是暂时的,到9月份就会有转机。到 9 月初,债务上限将会提高,TGA 基本得到补充。市场将会重启启动并可能轧空。
[3] 10x Research 研究主管 Markus Thielen 则认为:在现货BTC ETF 流入量强劲上升、美联储的不确定性以及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TC供应量的快速下降这三个因素影响下,BTC有望在7月份再创新高。
上面两种多空分歧的观点可以对照着看。
[4] theblock报道:纽约 Pomerantz 律师事务所近日对 Michael Saylor 领导的 Strategy 公司(原微策略)提起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就其BTC投资策略的盈利性做出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联邦证券法。
诉讼指控要点包括,Strategy 夸大了其BTC投资策略和资金管理业务的盈利能力,淡化了BTC的波动性风险,且未能充分披露采用新会计准则(ASU 2023-08)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具体而言,2025 年第一季度因采用新准则,Strategy 报告了 59 亿美元的数字资产未实现亏损,导致股价当时下跌超 8%。Pomerantz 指控该公司只强调BTC收益,却隐瞒公允价值计量下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
觉得,一个资金池暴雷的风险有各种各样的。从财务角度看起来完美无瑕的模式,也许在法律上会出现雷点。
想当年DCG的灰度BTC信托资金池,在熊市爆雷潮中,也差点儿成为债权人盯上的肥肉。还好他们法律防火墙做得扎实,没有被引火烧身。风险蔓延到子公司Genesis就被阻断了。好想Genesis和DCG的法律诉讼到今天还没完全弄干净。而灰度信托则早已经顺利脱身,转型ETF了。
看微策略能不能经受住这方方面面的考验了。经受不住的话,它被爆金币,肯定会重创熊市,给长期主义者创造捡打折筹码的机会。
[5] glassnode发帖:长期持有者(LTH,持币超155天的地址)的囤积量再创记录,达到1470万枚BTC。大部分10万刀成本价的币仍然一动不动,显示出市场的信心。
没有什么评论。155天大概是5个月。其实所谓LTH并不是钻石手,也就拿半年。
[6] OpenAI 官方发布声明,否认授权 Robinhood 推出相关代币化股票,所谓“OpenAI 代币”并非公司股权,也未与 Robinhood 建立任何合作关系或参与背书相关项目。OpenAI 强调,任何涉及公司股权的转让必须获得官方批准,而目前公司尚未批准任何此类交易,并呼吁公众保持警惕。
之前内参里介绍到他们目前玩的这个所谓美股代币化,或者叫美股上链,或者美股RWA什么的,其实并非真正的股票,而是一种合成资产,其实就是金融衍生品。
虽然说你robinhood、xstock搞个追踪openai股价的衍生品而且不经过别人允许是你们的自由,但是你市场宣传却是打着别人openai的品牌旗号去宣传这个产品呀!这可能就有些问题了。
何况这种宣传是不是也有些有意无意地误导性呢?反正看各种媒体自媒体上说的好像robinhood或者其他加密平台上上线的美股代币就是美股似的。至于其中区别和风险,没有人说,可能也没有人说的明白。
为什么未经授权打别人旗号宣传会有问题?万一散户买了这玩意赔了钱,一怒之下去找原美股公司(比如openai)讨要说法怎么办?按照一般人思维,大概率不会去找平台吧?
这相当于是把原美股公司(比如openai)的风险给全球化了,但是散户炒股的资金却都被平台给截留了,并不会像真正的买美股那样会成为原美股公司(比如openai)的融资来源。
因此也就难怪openai会大怒而诉诸法律了。
注意到,robinhood好像已经把openai的合成股票给下架了。
另外,robinhood官网页面也明确指出,这些股票代币并非公司真实股权,而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衍生合约,其价格跟踪真实股票的市值变动。
不过很多平台以及田野宣传话术里,可能就没有这么清晰的风险提示了。
[7] 距@superchaineco披露,optimism超级链集群目前持有17600枚ETH。一年gas费收入超3300枚ETH。
觉得nice。OP虽然在2021年上线被Arbitrum给抢了先机,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但是现在看起来通过超级链集群联合作战的策略,也挽回了一些颜面。
目前日常用的比较多的是Arbitrum和Unichain(Uniswap Labs做的OP集群的一条链)。
[8] theblock文章提醒市场注意哪些模仿微策略囤积BTC建立BTC储备的企业的风险。分析师警告称,尽管企业加密货币财库热潮带来了一定的上行空间,但负反馈循环的风险构成一种尤其危险的情形。
分析师补充道,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也可能提升公司的市值,从而形成正向反馈循环,吸引更多投资者。
然而,这种模式也伴随着重大风险。如果市值与净资产价值(NAV)的比率低于 1,新发行股票将具有稀释效应,公司在不损害现有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可能难以再筹集资本,进而阻碍资本形成,打破原本的良性循环。
更糟的是,加密货币价格下跌可能引发负反馈循环。公司可能被迫出售资产以支撑股价,这将进一步打压加密货币价格和投资者信心,最终形成自我强化的下行螺旋。
觉得,更更糟糕的是,囤积BTC牛市上涨时并未给股价带来溢价,熊市下跌时却重创股价,这才是悲剧。
[9] 美国参议院否决了美国民主党参议员默克利提出的《终结加密腐败》修正案。
此前内参说过,特朗普家族近期从多个加密货币项目中获利,累计约 6.2 亿美元,占其净资产的近 10%。
参议院:忠诚!
[10] 彭博社报道:尽管利好消息不断,BTC价格数月来始终未能突破当前交易区间。表象之下,长期沉寂的鲸鱼正在减持仓位,而机构投资者则加速买入。
10x research数据:过去一年早期鲸鱼抛售量超50万枚BTC(折合约500亿刀)。这个量几乎持平美ETF总净流入量。也大致相当于微策略过去5年的积累(约650亿刀)。
注意到,部分早期鲸鱼并非简单抛售,而是通过场外交易将代币置换为股票相关资产。
看到,这其中甚至包含blockstream的创始人、著名密码学家Adam Back,就是中本聪参考的hashcash算法——BTC挖矿的核心算法——的发明人。
机构在为加密货币带来稳定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鲸鱼期盼已久的退出通道——若市场情绪逆转,散户和退休投资者或将承担风险。
这种操作无疑是极其聪明的。通过OTC以币换股,暂时避免了影响二级市场的价格,保持以更划算的高价格收购了公司资产(生产资料控制权)。
其实这也是很多大庄家操盘山寨的资本运作思路之一。做过此类运作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
高控盘的时候很容易把币价拉上去。拉到高位就可以用高估值对标,去OTC收购/换购其他的优质资产。然后自己成功脱身后,就不再继续做表面文章维持二级价格,那些接盘侠回过味来可能就会开始绝望抛售,这时候才把高估值风险外溢到二级市场,让韭菜遭受迎头痛击。这样庄家就成功打了一个时间差,提前逃之夭夭了。
回到BTC的换庄,从好的方面看:此种转换正逐渐将BTC的属性从高风险投机标的转变为长期配置资产。
从坏的方面看:随着接盘侠的接盘量越来越大,供需可能失衡。尤其是上面分析过了,二级的价格是靠流动性枯竭维持的表象,其实际承接能力远远不足以让那些给远古巨鲸接盘的大冤种机构们踩踏的。若鲸鱼重启大规模抛售而机构流入停滞,市场可能急跌。
10x research也注意到了历史数据,2018 年和 2022 年,仅 2% 和 9% 的资金流出就分别引发了BTC价格下跌 74% 和 64%。
为啥在私董会上反复说个人不相信所谓机构牛就是永恒牛,就是因为不相信这些懵懂的机构全都是钻石手。一旦市场开始恐慌和踩踏,它们也一定很难扛住。
除了能无限印钞的美联储,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头铁到硬扛周期。这也是市场上真正够硬的钻石手极其稀缺和罕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