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想省手续费参考社群手续费返佣服务。
Note: 本期内参共约6000字,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宏观经济,观察——balancer余震;aave创始人评借贷模式;BTC处于转折点;IPO时刻;微策略暴雷风险评估;等。
2025.11.6周四,加密市场继续承压,BTC昨日回补10·11下影线最低探至98.9k后,自然反弹回到103k区间。心想这是有多少多头的杠杆埋伏在99k这里哟,让“杠杆清洗者”费大劲也要击穿这个点位。其实10·11崩溃插针就是一次试探,试探一下10万刀下方这个地方到底埋伏了多少可以收割的“土豆”。
黄金依然在高位回调后的$4000下方盘整。美元指数升至100点后正在坚守这个关口位置。usd/cnh 7.127, usdt 7.15。
美国10月ADP私营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远超预期的2.5万人,ISM服务业PMI则攀升至八个月高点。这些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的预期——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而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劳动力数据延迟发布。多位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表态与鲍威尔主席近期”本轮降息可能是年内最后一次”的言论形成呼应,不过仍有政策制定者重申利率应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交易员在美联储官员释放矛盾信号后削减12月降息押注,市场对25基点降息的预期概率已从上周FOMC会议前的逾90%降至62%。
中国方面,疲软PMI数据持续压制市场情绪,10月综合PMI降至51.8的三个月新低,制造业(50.6较前值51.2)和服务业(52.6较前值52.9)扩张步伐同步放缓。尽管中美达成贸易休战,低迷数据仍引发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央行10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购买,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操作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周五将公布的贸易余额数据及周日出炉的通胀数据,以寻找经济健康度新线索。
♥️ 下面是对11.5~11.6部分行业大事件的观察、思考和点评:
[1]👉 Balancer被盗的余震出现了。
固定利率借贷协议 Notional Finance 宣称因为balancer被盗,协议金库出现坏账。以太坊主网损失641.4枚ETH,Arbitrum二层损失80.2枚ETH。近日将关停并转。部分用户将迁移至Aave。
一枝独秀的Aave瑟瑟发抖了吗?不,看起来他们很有自信。
[2]👉 Aave创始人@StaniKulechov 11.6发帖评论Stream Finance的xUSD脱锚事件:
这里需要剖析的要点很多,特别是关于不可变预言机价格源、利率曲线和参数所引发问题的讨论非常到位。这对借贷协议而言堪称致命配方,希望人们能在为时已晚前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该分析还指出看护人(curators)如何因利益冲突而承担过度风险进行恶性竞争。
构建安全的DeFi体系本就困难重重,而目前不仅零售用户缺乏尽职调查,项目方在协议整合层面也存在风控缺失。
让我们共同打造更完善的DeFi生态。
这应该是在呼应他11.5的发帖:
看护资金库(curation vault)模式的核心问题在于其”风险隔离”的虚假性。理论上看护人(curators)应管理独立策略并实现风险隔离,但实践中他们最终都向相同的底层借贷市场提供流动性。这种旨在促进多样化的设计反而加剧了风险集中,使单个看护人的压力演变为系统性危机。
尽管被包装成模块化独立架构,该模式通过共享借款池将所有资金库紧密联结。多个看护人的流动性汇聚成单一系统,正如我们在xUSD等资产近期风波中看到的,某个看护人的决策或赎回操作会立即产生连锁反应。即使是最谨慎的看护人,也无法规避同一资金池内激进参与者带来的连带风险。
当市场信心动摇或赎回加速时,这些共享市场便会陷入停滞。资金利用率飙升至100%,赎回机制瘫痪,借款利率跃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局部流动性危机迅速演变为全协议冻结,这本质上就是DeFi版本的银行挤兑。
这形成了一种设计悖论:旨在实现隔离的系统实际上放大了相互依存性。每个资金库都继承了最薄弱看护人的风险行为,使得整个架构在最需要流动性时变得不堪一击。
该模式更被协议的经济设计放大:看护人要么降低费用要么承担更高风险来拓展业务,否则就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相比之下,Aave的架构真正实现了看护模型仅停留在承诺层面的风险隔离。每个市场独立运行,配备保守的抵押标准、受控的资产上架机制和透明的链上治理。市场冲击被有效遏制,流动性持续可用,该协议在处理数十亿美元总供应量过程中始终保持零坏账的记录,充分印证其稳健性。
对资金库创建者和用户而言,这种差异具有决定性意义。共享流动性设计会放大风险传导,而隔离市场框架则能有效控制风险。Aave的保守设计确保了收益可预测、赎回可靠,以及在市场波动中维系信心的稳定性。
直接使用Aave才是明智之选。
看了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深感迫切需要深入学习DeFi借贷相关知识。现在知识储备不足以完全理解和判断Aave CEO说的内容,只能先请deepseek梳理对比一下了:
| 对比维度 | 看护资金库模式 (以Stream为例) | Aave 模式 |
|---|---|---|
| 核心架构 | 风险关联:多个看护人(Curator)的资金库将流动性注入同一底层市场。设计上追求隔离,实则形成了共享流动性池。 | 风险隔离:每个借贷市场(如ETH、USDC)独立运行。一个市场的风险不会直接传导至其他市场。 |
| 风险传导 | 高度传染性:一个看护人的问题或大规模赎回,会迅速波及所有共享该资金池的其他参与者。xUSD脱锚正是此问题的体现。 | 风险可控:市场冲击被限制在单个市场内部。例如,某个抵押品价格暴跌,其清算不会影响其他借贷对的正常运行。 |
| 透明度 | 黑盒操作:xUSD事件中,Stream缺乏公开的储备证明(PoR) 和清晰的资产支持细节,策略和杠杆情况不透明。 | 高透明度:所有交易、抵押率和清算数据都公开在链上,接受所有人监督。 |
| 预言机依赖 | “基础价值”喂价:xUSD的许多市场依赖非实时市场价的“基础价值”进行清算判断,这延迟了风险暴露。 | 实时市场喂价:依赖去中心化预言机获取实时市场价格,能更快触发清算,保护系统。 |
| 实际影响 | 系统性风险:xUSD脱锚导致多个市场的利用率冲至100%,借贷利率飙升,整个系统几近冻结。 | 局部影响:即便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也能保持大部分功能的稳定,拥有数十亿美元规模下零坏账的稳健记录。 |
通过xUSD事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模式的区别:
- “风险隔离”是真是假?
- 看护资金库模式 名义上由不同看护人管理独立策略,但xUSD事件暴露了其本质:所有参与者最终都连接着同一个脆弱的根基。一旦根基被撼动(如信任崩塌或连环清算),为追求高收益而构建的复杂杠杆结构就会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
- Aave模式 通过真正的架构隔离,实现了风险的封装。这正是其在多次市场波动中保持韧性的根本原因。
- 透明度与信任
- xUSD的“黑盒”运作是导致其迅速崩溃的核心之一。在DeFi世界,代码透明不等于风险透明。当无法验证资产支持和管理策略时,建立的信任非常脆弱。
- Aave通过完全的链上数据和经过时间考验的治理模型,构建了更坚实的信任基础。
[2]👉 Balancer官方11.6发布了关于V2被盗漏洞的初步调查报告。
一、事件概述
这是一次针对Balancer V2 可组合稳定池(Composable Stable Pools) 的大规模安全漏洞。
- 时间:UTC时间11月4日07:46。
- 波及范围:漏洞影响了多个区块链上的V2可组合稳定池,包括以太坊、Base、Avalanche等。Balancer V3及所有其他类型的资金池均未受影响。
- 响应:Balancer团队与安全合作伙伴、白帽黑客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启动恢复模式、暂停资金池、冻结资产等方式遏制了事态扩大。
二、漏洞根本原因(初步)
漏洞源于V2可组合稳定池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设计缺陷组合:
1. 批量交换功能:允许用户在单笔交易中进行多次兑换,并支持类似“闪电贷”的延迟结算机制。
2. 舍入错误:在处理“精确输出”类兑换时,一个关键的缩放函数在计算非整数的缩放因子时采取了向下舍入的方式。
3. 绕过限制:攻击者利用批量交换功能,将流动性池凭证代币BPT当作普通代币进行操作,绕过了最低流动性限制,使池内流动性可以被掏空至极低水平。简单来说:攻击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兑换操作,利用了系统在计算时的舍入错误,在池子流动性极低时,仅付出极少的代价就提取了不成比例的高额资产。
三、影响与应对措施
尽管漏洞本身很严重,但快速的响应极大地减少了总损失。
- 主要影响:
- 主要影响已过暂停保护期的V5可组合稳定池。
- V6池由于监控系统Hypernative的自动暂停机制而得到保护。
- 最终损失金额仍在核算中,官方强调所有未经其确认的数字均不可信。
- 关键应对措施(亮点):
- 白帽黑客紧急救援:得益于此前通过的SEAL安全港框架,多个白帽团队在法律保护下迅速介入,拦截并追回了大量资金。例如:
- StakeWise团队追回了约73.5%的被盗osETH(价值约1900万美元)。
- BitFinding团队拦截并追回了约60万美元的资产。
- 全行业协同冻结:
- Berachain 网络主动暂停并进行紧急硬分叉以控制风险。
- Sonic Labs 冻结了攻击者相关地址。
- Monerium 和 Gnosis 团队分别冻结了稳定币EURe并限制了跨链桥活动,防止资金外流。
四、当前状态与用户指南
- 恢复进行中:团队正与各方合作,继续进行资产追踪和合法追回工作。
- 用户应该怎么做:
- 安全提示:Balancer V3及所有非V2可组合稳定池均是安全的,可正常使用。
- 受影响用户:处于已暂停V6池的用户,可通过“恢复模式”按比例提取底层资产。对于V5池的用户,官方建议暂时不要与相关合约交互,等待进一步通知。
- 信息渠道:所有经过验证的信息都将通过Balancer官方渠道发布。
总结:本次事件暴露了Balancer V2特定池的设计复杂性风险,但也展示了DeFi生态在危机时强大的协同防御和白帽救援能力。Balancer承诺将在事后发布完整的技术复盘报告。
看了之后觉得黑客的技术真是挺高超的,居然能想到把BPT当普通代币去利用那个微小的取整舍入漏洞。
[3]👉 theblock 11.5报道:k33研究院报告,BTC正处于一个「要么筑底,要么走熊」的转折点上。
K33称:BTC近期展现出异常疲态,过去一周内下跌9%,跌至2025年6月2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创下自2024年7月以来相对于纳斯达克指数最差的30日表现。此番弱势行情源于10月10日去杠杆事件后持续紧缩的流动性环境与市场弥漫的避险情绪。恐慌驱动下的市场情绪,叠加长期持有者的大规模抛售,共同加剧了跌势——在风险感知高企的背景下,买家纷纷选择驻足观望。

看这图,20天后的概率波覆盖了+40%到-40%的广大范围。这个范围算起来差不多是66k~154k。
[4]👉 theblock 11.5报道: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指出,BTC正经历”IPO时刻”,早期投资者获利了结与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形成平衡过渡期。这种从高风险早期持有者向长期机构资金的所有权转移,标志着BTC正成为成熟主流资产,尽管短期价格横盘震荡,却为长期上涨奠定基础。随着波动率下降和ETF等合规通道完善,机构配置比例正从传统的1%提升至5%的新基准。
看这种所谓BTC经历IPO时刻的说法挺多的。这种类比就是说早期投资人开始变现,二级市场投资者开始接盘。
觉得这种时刻的直接诱因就是价格水平。10万刀确实是一个关键心理节点。早期投资者甚至不是抱着投资的目的早期参与的OG(老炮)们,到了这个节点也想抛售改善生活了。记得很早提过,被中本聪白皮书引用过的Adam Back,也就是现在blockstream公司的创始人,也通过券商把自己的BTC进行了大量OTC换手。
[5]👉 分析师@woonomic 11.5发帖分析微策略会不会有暴雷风险。
分析基础是微策略的偿债压力会不会迫使其抛售BTC。
他算了一个表格:

微策略有约 10.1 亿美元的债务将于 2027.9.15 到期。为了避免需要出售BTC来偿还债务,微策略那时股票交易价格必须高于 183.19 美元,大致相当于BTC价格 91,502 美元左右。
他补充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反而是如果BTC在假设的2028年牛市中价值上涨速度不够快,可能面临部分清算的风险。
因为表格中显示,2028年初的债务到期规模迅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