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想省手续费参考社群手续费返佣服务。
Note: 本期内参共约4000字,主要内容有:市场动态,宏观经济,点评——内幕揭秘,崩盘总结,刷量者的角色,微策略再加仓,华兴拟加仓bnb,指标研判,USDe评价,川普持仓,等。
2025.10.14周二,加密市场随着美股的修复而一波三折地向上修复,BTC回升至113k-114k区间,来到50日均线下方,并在50日均线处遭遇明显阻力。黄金继续飙升至突破$4100刀,暂报$4159。美元指数也重新拉回99点上方。十年期中债收益率断崖式下跌,从10.9的超过1.9%目前已回落至1.77%附近,显示出资本向债市的涌入。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叠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投资者纷纷买入黄金避险。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再次挑起对华贸易战,威胁对华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并实施出口管制,但随后语气有所缓和,称中美贸易关系”将一切无恙”。中方回应称,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此外,美国政府部门持续停摆也引发市场担忧,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称停摆已开始影响美国经济。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今日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的讲话,希望获取美联储降息路径的线索。交易员目前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7%,12月降息概率为90%。
分析人士指出,中方近期的举措可能是为了在进一步谈判前增强谈判优势。尽管中美贸易协议仍无迹可寻,但9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增速创六个月来新高,进口增速也创下一年来新高。
♥️ 下面是对10.13~10.14部分行业事件的思考和点评:
[1]👉 据 @eyeonchains 10.14发帖披露:「针对(10·11大崩盘期间)内幕交易团伙的调查已取得关键进展,这要归功于多位我选择匿名的信息提供者。Garrett Jin似乎并非核心人物,很可能只是个前台傀儡,但正是从他入手,我们追踪到了真正的内幕交易网络。
若内幕信息并非直接泄露给加勒特而是另有其人,则更加印证了”前台傀儡”的假设。在如此精密的操作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暴露那个让你赚取数亿利润的机密信息源头。
流向hyperliquid巨鲸的关键情报,极可能来自长期利用白宫传闻与政策预告的内部人士群体。能够接触总统的幕僚将机密信息传递给内幕交易团伙,使其建立极具优势的交易头寸。该行动的主导者是Zach Witkoff 和 Chase Herro(注:川普家族项目WLFI的联创)。
该团伙倾向于在重大行情变动前短时间内通知参与者,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特朗普的长子们也参与了这些活动,不过目前确认的涉案人员仍以维特科夫和赫罗为主。
免责声明:出于人身安全考虑,这将是我关于此话题的最终发文。后续调查工作我将留给公众与其他优秀调查记者——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接棒深入。此事我已探究得过深,继续追查恐危及自身安全。」
当然,一切说法都可能是假的,或者阴谋论。你根本无法验证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更让人生疑的是,这个所谓的揭秘者居然耸人听闻地说这些操作可能和我D有关联,就很像阴谋论的论调了。
他这番博眼球的说法,岂不是和中文网络上面类似川普胸前红领巾的那些段子是一个水准的吗?
也看到Garrett Jin (@GarrettBullish) 10.13就发帖试图撇清和川普家族的关系了。
[2]👉 glassnode 10.13发布报告对10·11大崩盘进行总结:「超过190亿美元未平仓合约被平仓,期货资金费率暴跌至2022年熊市时的水平。杠杆的迅速解除引发了大规模爆仓和市场仓位的急剧重置。
相对强弱指数(RSI)和现货CVD等动量指标证实了市场转向的程度——买压消退,激进卖盘主导短期资金流。期货未平仓合约显著收缩,反映衍生品市场全面降险,已实现盈亏指标则显示市场正经历亏损确认和情绪降温阶段。
尽管冲击剧烈,整体市场结构依然稳健。现货交易量维持高位,ETF持续净流入,实体调整后的链上转账量彰显活跃度。这些动态表明,虽然杠杆参与者被迫出局,但结构性资本和机构需求仍在潜流涌动。
期权市场未平仓合约增加,交易员围绕新波动环境调整仓位,偏度指标小幅上升显示避险需求回升。链上指标同样印证市场正常化——盈利占比从狂热水平回落,但盈利持币者仍主导市场。
此次去杠杆化标志着BTC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但必要的重置:过度杠杆被清除,投机仓位减少,短期情绪重新校准。虽然市场流动性和参与基础未被破坏,但动能已放缓,获利了结现象减退。市场正进入整固阶段,其特征将表现为重拾谨慎态度、选择性风险承担,以及现货与衍生品市场信心逐步重建的过程。」
觉得,也许暴跌后应该切换到买入模式,而不是沉浸在没有在暴跌前抛售的懊恼之中。
在暴涨后切换到卖出模式(或观望模式),而不是沉浸在贪婪之中。在暴跌后切换到买入模式(或观望模式),而不是沉浸在懊悔之中。内心没有执着,随市场摆动而灵活调整,也许才是心学所理想的境界吧: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3]👉 昨天看到一个说法,感觉有点儿醍醐灌顶。这个说法就是,那些土狗meme可能是没有做市商来提供交易深度的。平台搞的鼓励刷单的奖励活动,看似是撒钱,其实是花小钱办大事,吸引投机者们来刷量,承担了做市商的职能。
那么,刷量者在 alpha、boost 这类产品里的角色,竟有些像 uniswap 的 LP (liquidity provider,流动性提供者)了。
于是可以用LP的一些分析思路来分析刷量。
比如无常损失。
比如LP如果赚取手续费,那么是在战胜交易者的方面占优的。(不过这些土狗板块的刷量者很大一部分自己也是交易者,属实是内卷的成分很大了)
而LP如果做归零币的流动性,是有大概率赚了手续费、亏了本金的。
如此等等。
[4]👉 微策略strategy官方10.13发帖:微策略以约每枚123,561美元的价格购入220枚BTC,总投资额约2720万美元,截至2025年实现年化收益率25.9%。截至2025年10月12日,我们长期持有640,250枚BTC,总收购成本约473.8亿美元,平均持仓成本约每枚74,000美元。
还在加仓。
[5]👉 bloomberg报道,华兴资本要筹资6亿刀,参与bnb。
上来就搞bnb而不是btc或者eth。这背后的考量,就很耐人寻味了。
[6]👉 cryptoquant分析师EgyHash 10.13发表报告:「BTC经历深度重置:短期阵痛,长期看涨?
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史上最剧烈的价格回调之一,此次事件的余波可能将持续影响未来数月市场动态。以下我们通过多项关键指标研判潜在走势。
自上周创下近期峰值后,BTC未平仓合约骤减120亿美元,从47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成为近年最剧烈的期货仓位收缩事件。
持续数月缓降的资金费率在周五市场恐慌期间一度转为负值。尽管出现回落,费率目前已稳定在微幅正值区间,显示市场情绪部分回归正常。
BTC预估杠杆率(ELR)在触及2022年以来高点后显著回落,该指标通过交易员使用杠杆与交易所储备的比率衡量市场风险,此次下降表明衍生品市场正在全面去杠杆。
此外,BTC稳定币供应比率(SSR)已跌至今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该指标通过比较BTC市值与稳定币总市值反映市场流动性。当前趋势显示稳定币相对BTC的流动性增强,可能预示场外买盘力量正在积累。
综合研判,虽然本次市场修正带来短期阵痛,但此次恐慌性抛售已有效清除了全市场的杠杆仓位。历史数据显示,如此大规模的去杠杆事件后,往往孕育着长期上涨行情的前奏。」
2022年初Luna暴雷导致的清算,则是开启了熊市的进一步下跌。
所以也不能说一定。
主要还得看市场的情绪。
看到有说Luna暴雷后大量BTC涌入交易所恐慌抛售,这是熊市的压力来源;而这次10·11崩盘后,并未出现这样的恐慌性抛售。
有分析师就认为,极端恐慌可能会孕育底部,历史上类似事件(如 2020 年 3·12大崩盘 与 2022 年 FTX暴雷崩盘)均成为下一轮牛市的起点。
不过也有分析师警告说,下插10万刀根本不足以清算,应该插到6~7万刀,才能彻底刮骨疗毒,让市场恢复健康。
[7]👉 okx创始人@star_okx 10.13发帖评价USDe:「首先,Ethena Labs在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方面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其透明度应成为行业典范。OKX已上线ENA代币,未来亦可能考虑支持USDe。事实上,OKX也是Ethena的小规模天使投资人。
但需要提醒市场的是:USDe不应被视为1:1锚定的稳定币,它本质上是代币化的对冲基金。
这类基金通常采用相对低风险的策略(如delta中性基差交易或货币市场投资),但仍存在固有风险——包括ADL自动减仓事件、交易所相关事故及托管方安全漏洞等问题。
将USDe称作”稳定币”,或将近期市场波动描述为”脱锚”并不准确。代币化对冲基金的设计初衷本就非维持与美元的硬性锚定。
若任何交易所决定将USDe纳入其抵押框架,必须实施强健且动态的风险缓控措施。将USDe简单视作1:1稳定资产,可能为整个加密行业未来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觉得他说的还是比较客观的。这次大崩盘中USDe的表现可能也促成他考虑进一步支持。
[8]👉 forbes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目前间接持有约 8.7 亿美元的BTC,或跻身全球最大BTC投资者行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