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3币圈市场解读-第43周 大饼死守分水岭 山寨紧闭逃生窗

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想省手续费参考社群手续费返佣服务

Note: 本期内参共约6000余字,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宏观经济,一周回顾,观察——数字人民币,4年周期,机构主导,白皮书17周年,成本基础,SBF辩解书,等。

2025.11.3周一,加密市场普遍下行,BTC在30周均线109k处防守。这也是200日均线位置,被视为关键的牛熊分水岭心理防线。黄金在$4000下方盘整,暂报$3990。美元指数升至99.8点,再次逼近100点。usd/cnh 7.12, usdt 7.11。

上周(2025w42)BTC开盘113.7k,最高116.4k,最低110k,收盘106k。周振幅约8.8%。上周虽然收跌,但仍然站住了30周均线,保持了向上趋势。

上周,2025年10月结束,月开盘113k,最高126.2k(历史新高),最低101.5k,收盘110k。月振幅高达21.8%。十月收跌,跌幅2.6%。十年之约机动部分在熊市未确认前仍保持暂停。

随着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削弱避险需求,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降温。美联储上周如期实施降息,但主席鲍威尔暗示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降息,理由是政府持续停摆导致经济数据有限。目前市场定价显示12月降息概率约为70%,而鲍威尔讲话前该概率超过90%。

贸易领域,两国元首在上周峰会上同意延长关税休战期、放宽出口限制并降低其他贸易壁垒。与此同时,中国取消了实施多年的黄金销售税收优惠,此举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削弱这个全球最大黄金市场的需求。

美国政府长期停摆继续推迟包括非农数据在内的重要经济报告发布。不过本周投资者仍可从ADP就业、ISM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民间指标获取信息。

中国国内方面,2025年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的六个月低点,显示工业持续疲软,强化了额外刺激预期。服务业PMI维持在50的十个月低位附近,反映经济动能迟滞,受房地产市场压力和全球贸易逆风拖累。

♥️ 下面是对10.31~11.3部分行业大事件的观察、思考和点评:


[1]👉 11.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在香港fintechweek 2025讲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内容和9.25人行官网的公告《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差不多。

9月24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业务平台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向各相关机构集中宣传介绍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以下简称“业务平台”)功能,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

陆磊表示,数字化时代货币和支付体系的升级演进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为改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提供开放、包容和创新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已成为法定数字货币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准则,目前已初步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探索有利于提升监管效率和穿透性的资产数字化创新,增强结算透明度和价值流转智能化程度。业务平台落地上海,不仅是便利跨境支付的具体措施,也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建设高度契合。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行稳致远,为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提供坚实助力。

吴伟表示,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及业务平台落地上海,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上海各相关部门要充分依托业务平台,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扩大使用范围,助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希望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提升业务平台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和管理,负责建设运营数字人民币跨境和区块链基础设施,推进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互联互通,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挺好奇这个区块链服务平台是怎么接入和使用的?搜了搜并没有找到相关网站或者资料。

最期待的是DCEP能开放给各区块链接入,成为赋能各链的rmb稳定币,而且是央行级别的。

AI的回答是:目前没有对公众开放的官方网站或详细的公开技术文档。

平台的性质:目前是面向机构的“业务平台”

从新闻描述可以看出,这次推介会的对象是“各相关机构”,例如境外央行、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金融同业伙伴。这个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和跨境业务。

  • 非零售端平台:它不是像我们普通用户使用的“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那样的前端应用。
  • 基础设施层平台:它属于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类似于银行间的清算系统(如CIPS跨境支付系统),主要用于机构间的互联互通、资产确权、交易清结算等。

这类金融基础设施级别的平台,其技术接口、操作手册等文档通常不会对公众开放,而是在机构间通过特定的合作渠道进行授权和分发。

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是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处于面向特定金融机构的初期运营阶段。因此,其技术细节和接入文档属于商业合作和监管合规范畴,不对外公开。
如果是出于研究或业务合作的目的,建议通过所在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的业务部门或指定的运营机构(如数字货币研究所)进行正式接洽。

就酱紫。


[2]👉 sigma资本CEO在迪拜区块链大会上发言认为:4年周期并未消失。BTC在未来两年内将出现65%至70%的回调,这是因为交易者并不理解他们持有的资产。即便BTC跌至7万美元,也不会丧失其实际效用。问题在于人们根本不了解它的价值所在——当投资者买入自己并不熟悉的资产时,往往会在波动时仓促抛售,这正是抛压形成的根源。

我们现在似乎又到了一个complacency的阶段:自信满满地认为这又是一次普通的回调,市场必将继续反弹向上。


[3]👉 分析师@AxelAdlerJr 11.1发帖:「BTC已进入机构主导的时代

小额交易量(0-1000美元区间)占比从2021年的1.8%降至当前的0.48%,表明大型参与者在总交易量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截至2025年10月,散户日均交易额稳定在1.08亿美元,但明显落后于1.5亿-1.3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这可能预示着市场结构转变以及散户投机活动的降温。

0-1000美元区间的日均交易笔数维持在70万次,接近历史平均水平,但平均交易规模较前几个周期有所下降,印证了散户投资行为转向保守的判断。

BTC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化特征:过去四年间散户交易占比下降近四倍,表明市场控制权正向大型参与者转移,小规模投机者对整体动态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当前日均1.08亿美元的交易额,标志着在成熟的机构化市场中,散户活动已确立新的基准水平——昔日散户的投机狂热正逐渐被更趋理性的积累策略所取代。」

从图中看到的是,散户在6~7万刀附近交易量最大,之后就越来越少,这岂不是恰恰显示出散户挺聪明的嘛?

当然,对照一下上一轮周期。2021年牛市,也是第一个牛顶,散户交易量最大,第二牛顶反而小很多。

盲猜是因为媒体传播效应导致的。往往是第一次突破“前高”的时候,会引起媒体的大范围传播,从而吸引最多的新散户入场。这才是2021年第一牛顶,2024年处首次突破前高重新站上7万刀,吸引最多散户入场,散户交易量放大到最大的根本原因。

再往后,虽然价格还会继续创历史新高,但是新闻效应就低了呀!媒体不愿意传播,或者传播力不够强,自然就吸引不到更多散户进场,市场只是在消化存量,也就很难有更多的交易量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个蓝色脉冲波逐渐震荡衰减的形态,和在实际业务中感受到的变化(比如会员的变化情况),基本是一致的。


[4]👉 10.31(北京时间11.1)是BTC白皮书17周年。

2008至2025。

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把每年11月份定为白皮书学习月,然后在X上开启重温白皮书的学习活动?


[5]👉 glassnode 10.31发帖:BTC 重新测试了约10.9万美元的0.85成本基础带,这一直是历史上的关键分水岭。若能守住该位置,通常会引发大幅上涨;但若失守,则往往会导致价格滑向0.75成本带(9.8万美元)。

成本基础的85分位点。85分位点的大概意思就是大部分仓位浮亏15%。猜测可能和很多交易者设置止损点的习惯有关。


[6]👉 破产交易所FTX创始人SBF 10.31发了一篇文档《FTX:钱去哪儿了》。

看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今年10·11大爆仓之后,SBF的风评居然似乎有所好转。他原本可以不那么着急申请破产的,一步走错,失足千古恨了。

ds简要总结:这份由Sam Bankman-Fried及其团队撰写的文件,对FTX破产程序提出了严厉指控,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1. 核心论点:FTX本无需破产,且资产充足

文件强调,FTX在2022年11月陷入的只是流动性危机,而非资不抵债。根据破产团队自己在2023年1月提交的数据,截至申请破产日(2022年11月11日),FTX资产估值约为146亿美元,足以覆盖约84亿美元的客户负债。文件声称,若当时不被破产律师接管,FTX本可在2022年11月底前通过已洽谈的融资方案(如Tron和Nomura提供的60-80亿美元流动性)解决危机,全额、原样地偿还所有客户。

  1. 主要指控:破产团队(以 Sullivan & Cromwell 为首)的行为导致巨额价值毁灭

文件指控破产团队通过一系列行动,造成了超过1380亿美元的价值损失,包括:

  • 强行夺取控制权并推动不必要的破产:指控外部律师Sullivan & Cromwell通过内部人员施压,在FTX正解决流动性问题时,强行让Sam Bankman-Fried签署文件,将公司控制权移交给他们指定的CEO John Ray III,并立即申请破产。
  • 低估并廉价抛售资产:破产团队将FTX描述为“垃圾场”并系统性低价变卖资产。例如:
    • Anthropic股份(现估值143亿美元)以约9亿美元利润出售。
    • 约5800万枚Solana(现估值124亿美元)以约33亿美元出售,其中近半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内部人士。
    • Robinhood股份(现估值76亿美元)以略超6亿美元出售。
    • 认定FTT代币“无价值”并丢弃,而按模型估算其现值可达219亿美元。
  • 直接摧毁运营价值:关闭每年能创造约10亿美元收入的FTX交易平台,导致公司股权价值(按模型估算现值可达664亿美元)归零。
  • 收取高额费用并制造巨额政府索赔:破产相关咨询和律师费用已超过14亿美元。此外,破产团队还计划在偿还客户前,优先支付高达169亿美元的政府索赔,从而“证明”公司资不抵债。
  • 当前结果与“本应”的对比
  • 现实:客户在2025年才获得赔偿,且是按2022年破产申请日的美元价值(“美元化”赔付,例如1个BTC按当时1.7万美元计价),而非原样返还加密货币(如今1个BTC价值远高于1.7万美元)。股权投资者仅收回2.3亿美元,约为其19.5亿美元投资的12%。
  • “本应”:文件估算,如果破产团队未进行干预并妥善管理资产,截至2025年9月30日,FTX资产组合(包括股权)总估值将高达约1360亿美元。在全额、原样偿还客户(约250亿美元负债)后,仍能剩余约1110亿美元的价值,股权投资者将获得巨大回报。

总结:该文件描绘了一幅图景,即FTX的破产并非源于真正的资不抵债,而是由外部律师为获取高额费用而主导的一场“人为”破产,并通过一系列被指控为管理不善、低价抛售和利益输送的操作,毁灭了本应属于客户和投资者的逾千亿美元价值。

请给本文评分
[总: 0个 平均: 0星]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