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5币圈市场解读-很有启发性

市场解读仅供参考,需要交易所开户参考币安注册欧易注册邀请码,交易交流来本站电报群,想省手续费参考社群手续费返佣服务

Note: 本期内参共约4000字,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动态,宏观经济,BTC波动压缩,美BTC储备价值,鼓吹回调加仓,修补天才法案漏洞,ETH预期表现,stETH脱锚,LTH吸筹模式,持仓启示,爆仓警示,冻结警示,等。

周五,BTC在昨日触及历史新高124.5k后回撤,现暂时企稳在119k上下。加密市场普遍回撤。疑似与美国PPI意外升高有关,这消除了此前所谓关税未推升通胀(CPI)的说法——不是未推升,也许只是尚未传导到末端。美元指数继续在98点下方震荡。黄金仍盘整于$3340一线。

美国方面,超预期的美国批发通胀数据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期待。七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飙升0.9%,创三年最大涨幅,远超0.2%的预期值,同比上涨3.3%,显示企业正将关税带来的进口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交易员目前押注美联储下月将降息25个基点,十月再次降息,这与美联储官员玛丽·戴利(Mary Daly)反对九月降息50个基点的表态相符。投资者焦点已转向下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政策指引。

中国方面,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五跌至1.72%附近,延续前日跌势。疲弱经济指标促使投资者转向安全资产。七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七个月低点,零售总额增速创六个月新低,城镇调查失业率微升至四个月高位。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连续25个月下跌,但七月环比降幅为2024年3月以来最小。这些数据凸显在内外需持续承压背景下,实现2025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挑战日益严峻。近期决策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申将通过遏制恶性价格竞争等措施提振消费。


[1] 分析师 @AxelAdlerJr 发帖:根据30日价格高低指标,BTC波动率已压缩至两年最低点:30日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区间收窄,且价格被动态极值带(滚动最高/最低)紧密包裹。这种压缩通常反映供需平衡与已实现波动率低迷,当前流动性集中在局部高点(12万美元)上方与低点(11.3万美元)下方。区间突破概率正在上升。

在回帖中,分析师也坦承,波动率下降可能意味着接下来的重新扩张,但是并不能指示波动方向。

翻译一下,多空现在已经显出疲态,暂时偃旗息鼓,双方或许都在蓄力再战,待战火重燃之际,到底是多压倒空,还是空压倒多,这就并不在分析师的预料之中了。

简言之:时间?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


[2]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BTC储备价值约 150 亿至 200 亿美刀。

好了,反推一下,按照120k价格计算,这就相当于是12.5万枚~16.7万枚BTC左右。似乎是对此前部分网友猜测政府储备已经流失的回应。

另外美财长还说了三点:

  1. 不会再继续变卖了。
  2. 也不会掏钱继续购买。
  3. 主要靠没收资产来增加储备。

[3] 看到有KOL在鼓吹牛市“逢跌加仓”。说什么牛市趋势中每次回调就是加仓机会,而且无需担心被套牢。

作为八字诀的多年实践者,还是要提醒几点:
1. 当你看到这样的鼓吹时,你就要当心现在市场的阶段,牛市是否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2. 逢跌加仓没错,但是有两大前提:第一,即便稍后下跌更多,你仍然能坚持长期拿住而不会恐慌割肉;第二,即便稍后下跌更多,这个标的在后面还能涨回来——你知道99%的山寨币迄今还没有回到前高。
3. 既然明知是牛市,而什么是牛市?牛市就是价格出现泡沫,或者说价格偏高的市场阶段。偏高的价格,即便是回调,也还是偏高。胜率肯定是比熊市建仓要差的。牛市只会造成错觉,那就是加仓后很快就浮盈了,似乎让你产生了自己投资很成功的幻觉。其实这都是假象。只有越过山丘,市场进入深熊,那时候才是考验成色,考验当初加仓位置是不是足够低的时候。


[4] theblock报道:美国最大银行业协会正敦促参议员修补上个月已经由总统签署的《天才法案》(GENIUS法案)的可能损害金融体系的所谓漏洞。

博弈还在继续。虽然已经签署为法律。


[5] 摩根大通报告:随着华尔街开始在以太坊生态系统内发行大量稳定币,ETH 近期的超预期表现可能会持续。

这个摩根大通挺有趣。它似乎一贯是BTC的反对者,而是ETH的支持者。听它的声音,要考虑它的立场。


[6] 网友 @MrBenLilly 发贴:可能只是虚惊一场…但猜猜也无妨。Lido平台正在撤出stETH。Figment接手吸纳→暗示ETF的质押合作伙伴可能是Figment(而非Lido)。当前32%的stETH(含wstETH)被用作抵押品,若出现脱锚可能导致借贷协议连环清算。

「根据该仪表板显示,27.8万枚wstETH处于”高风险”状态——其定义是抵押健康系数介于1-1.1倍之间。」

终于知道这一天天的ETH PoS排队退出的压力都给到哪里去了。PoS解质押太卡,那么stETH就遭到抛售,wstETH就下跌。

好家伙,直呼好家伙。

往回看了一下,早在上个月7.24中就注意到stETH的脱锚了。

作为把ETH放在stETH里生息的持有者,不幸中的万幸是,5、6月份去玩unichain,把stETH转wstETH后来又全转回ETH了,躲过一劫!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金融的世界里风险无处不在。任何衍生品都有其风险。先充分了解风险,否则绝不要轻易涉足。


[7] 分析师 @AxelAdlerJr :关于持有6个月至2年币龄的长期持有者群体的吸筹-派发情况:其持仓量已从4月份(当时价格为8.3万美元)的355.1万枚BTC,攀升至当前519.1万枚(净增164万枚)。在价格测试11.8万美元历史高点期间,出现适度获利了结:该群体7日平均支出量升至2万枚BTC,显著低于历史典型抛售峰值(4-7万枚)。整体而言,这表明当前大量网络参与者仍以吸筹为主导,而非派发。

看数据要注意细节。其所谓长期持有者也不过是0.5年~2年的持有长度而已。这远远算不上跨周期持有者。他们很可能会在牛熊周期交替之中进行波段操作。


[8] 彭博被孙哥(Justin Sun)起诉“泄露”了(其实是把他给的材料细节公布了)孙哥的具体仓位。

第一大仓位是孙哥自己的波场TRX。600亿TRX,占总量1000亿的60%(考虑到有一些“销毁”,占比高于60%)。名义价值200多亿美刀。但是大庄缺乏退出流动性,彭博给折价了75%,也就是150亿美刀左右。

第二大仓位是BTC,17000枚,约20亿美刀左右。

第三大仓位是ETH,22.4万枚,约10亿美刀左右。

另外还有70万枚USDT,70万美刀,这只算是零头了。

假设彭博公开的属实,不知大家能看到什么?

  1. 持有一把成色很不错的大镰刀,那么不断招揽接盘侠,给自己提供退出流动性,完成变现,是其终生“事业”了。
  2. 对BTC的信仰超过ETH。
  3. 没有把200亿美刀的TRX大数换成BTC或ETH,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4. 仅看BTC持仓的话,比他咖位更大的隐形巨鲸多的很,但是他赢得了更高的、甚至是超出其BTC仓位水平的行业知名度和地位。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他持有的是200亿美刀的BTC和20亿美刀的TRX,他可能会比现在低调很多(当然也许会找到更高一两个数量级的新事业目标——譬如说世界首富——也不好说)。凡是在台前蹦跶的人,其实大抵是还要博一博的。已经博到的人,思考的问题就转变成了如何功成身退了。
  5. USDT居然那么少。这很意外。印象中前两年熊市的时候听说他有十几亿、几十亿USDT在手的。难道是全都杀进去了?现在剩下的USDT只是零头,这就是接近满仓的状态了。接近满仓,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购买力就不足了。如果大佬们都接近满仓了,那么牛市后续的动力也就堪忧了。
  6. 论硬资产BTC+ETH+U只有30亿美刀。这比大家感觉中的咖位小了一个数量级。这就回到了第一条,当前事业目标应该是把硬资产搞到百亿美刀这个量级。

如果另一个大佬发个同量的币,价格做到0.05美刀,总价值就是50亿美刀。大佬坐庄高控盘60%,那么就是30亿美刀的纸面富贵。但是大佬在感觉上就足以和孙哥攀比一番了。


[9] 看到一张图,不胜唏嘘,但又合情合理。

为什么总是告诫说不要碰合约,不要碰高杠杆?因为99%的人根本驾驭不了。

见过能够极其自律地在合约上稳定盈利的人,但是也相信99%的人是无法复制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贪念大于能力大于自律的,这就注定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10] 还有个事儿,有个华人做的币股平台,把一个大客户的600~700万美刀资金给冻结了。被冻的人各种提交材料都无法解冻,最后只能沦落到发帖声讨。

提醒大家,凡是需要充币进去的中心化平台都有成为“貔貅”(形容只进不出的吞金兽)的风险。

最好只使用久经考验的平台,不要当小白鼠,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试错。

请给本文评分
[总: 0个 平均: 0星]
滚动至顶部